学生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学生工作  -  学生动态  -  正文

经山巡礼丨学术微沙龙之学术诚信案例分享

时间:2025-04-01    作者:     浏览次数:

学术诚信是学术研究的基石,是科研人员必须遵守的重要准则。然而近年来,抄袭、篡改数据、伪造实验结果等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不仅侵蚀了学术界的公信力,也污染了科研环境。为了提升同学们对学术诚信的重视,研究生会学术部收集了一些违反学术诚信的真实案例,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案例一:复旦博士后被控抄袭,已严肃追查

2025年2月22日,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博士候选人叶霑与台湾学人张桓溢、王秀如在联名发表的声明里,指控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兼武汉轻工大学副教授王灿在2020年到2024年间“系统性抄袭”了台湾学人论著,随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对举报信息进行核查,并发布关于王灿学术不端的处理情况通报:学校坚决维护学术规范,对学术违规绝不姑息。校学术规范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按规定和程序进行了严肃调查,认为举报情况属实,被举报的4篇论文均出现了《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实施条例》规定的“学术不端行为”,情节严重,构成学术不端。已于2025年1月按规定,对被举报人作出退站处理。

案例二:天津大学教授被实名举报学术不端

2020年11月,原天津大学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吕某以123页材料实名举报该校化工学院教授张裕卿学术不端。举报称,2011年到2020年间,张裕卿所做实验、发表论文多次造假,如在科研项目中期考核时使用假实验记录、数据及无关文章欺骗考核人员,并将研究生成果和论文稍作修改署其女儿名字发表,甚至在女儿高中时就以其参与修改论文为由在研究生论文中署名。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经调查,认定张裕卿学术不端行为属实,张裕卿本人承认并愿意担责,学校解除了与他的聘用合同。后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张裕卿发表的17篇论文调查后,发现存在署名不实、图片重复使用、数据造假等问题,撤销其相关项目,追回资金,取消其5年项目申请资格并予以通报批评。此外,张裕卿团队的多篇论文也因各种学术不端问题被相关期刊撤回。

案例三:中南大学章忠强和谭笑等发表的2篇论文涉嫌学术不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中南大学章忠强、谭笑发表的两篇论文展开学术不端调查。论文的部分图片与多个单位不同人员的多篇论文图片部分区域相同但代表不同含义,涉事图片来自第三方,论文存在图片剽窃的问题;存在图片不当操纵和图片使用混乱的问题。经决定撤销章忠强与谭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追回已拨资金,取消章忠强与谭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5年,给予通报批评。

学术研究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短期内发表多少论文,而在于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对知识的尊重。抄袭造假或许能带来一时的功利,却终究难逃法律的审查和时间的检验。每一个曝光的案例,都是对我们的一次警示。让我们一起尊重原创,追求真知,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书写每一篇论文,让学术诚信的光辉照亮经世济民的道路!

版权声明:本文案例综合自“极目新闻”、“齐鲁晚报网”、“环球网”、“新京报官微”、“广州日报”、“经济观察报”。文章转摘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Copyright © 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国)-中文官方网站|欢迎您 版权所有